随着特斯拉的车辆中开始使用碳化硅(SiC)器件,碳化硅这个原本比较 “陌生” 的词语也经常能在耳边听到。那么具体什么是碳化硅呢?
碳化硅(SiC),顾名思义,是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一种半导体材料。通常,市场上大多见到的半导体芯片等基本都以硅为主要原材料。而碳化硅(SiC)能用来做半导体材料,主要是其具有耐高温、耐高频、耐高压的特性。
碳化硅(SiC)其实也不是一种新材料,在 100 多年前就已经出现。那为什么是在发展新能源的当下,成为市场关注点的呢?
在过往以集成电路为主的电子产品中,基本不需要面对高温、高压、高频的场景,硅(Si)材料基本能应对。而随着近年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,新能源汽车、光伏及轨道交通等场景中经常要应对较为复杂的场景。
特斯拉率先使用 SiC 逆变器,直接打开了碳化硅(SiC)在新能源汽车的预期空间。将硅(Si)基组件替换成碳化硅(SiC)能明显地提升车辆的续航能力。根据 Wolfspeed 数据,在逆变器中使用 SiC 器件后,能减小整体的体积、重量和成本,在车辆续航上也有 5-10% 的提升。
在特斯拉 Model 3 搭载 SiC 逆变器后,其余各大车厂也纷纷跟进对碳化硅(SiC)领域进行布局。据 Yole 预测,在全球电力电子领域中碳化硅(SiC)的市场空间有望从 2019 年的 5.42 亿美元,成长至 2025 年的 25.62 亿美元。在此期间高达 30%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,也赋予了碳化硅(SiC)赛道的高成长的预期。